梅雨季節開車確實需要格外小心!濕滑路面、能見度低、突發性暴雨都是這個季節的“特色”,我整理了一份詳細的注意事項清單,幫你安全度過這段多雨時期:
一、出發前的準備與檢查
1.徹底檢查輪胎:
胎壓: 確保符合廠家推薦值(車門框或說明書上有標注)。胎壓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抓地力和排水性能。
胎紋深度:*極其重要! 確保胎紋深度足夠(至少3mm以上,建議4mm以上)。磨損嚴重的輪胎排水能力極差,極易發生“水漂”現象(車輛失控打滑)。如果磨損嚴重,務必及時更換。
輪胎狀況: 檢查是否有鼓包、裂紋、扎釘等損傷。老舊輪胎性能會顯著下降。
2.確保雨刮器工作良好:
檢查雨刮膠條是否老化、硬化、開裂或刮不干凈。梅雨季雨刮使用頻繁,老化的膠條會嚴重影響視線。
加滿玻璃水,使用專用的去污型玻璃水,能更好地清除油膜和污漬,保持視野清晰。
3.檢查燈光系統:
確保所有車燈(近光燈、遠光燈、前后霧燈、轉向燈、剎車燈)工作正常。梅雨季光線昏暗且能見度差,燈光是讓其他車輛看到你的關鍵。
4.保持車窗視野清晰:
清潔內外車窗、后視鏡。去除油膜(可使用專用油膜去除劑),防止起霧和水珠掛留影響視線。
檢查車窗密封條是否老化,防止漏水。
5.檢查剎車系統:
濕滑路面剎車距離會顯著延長。確保剎車片厚度足夠,剎車盤無明顯異常,剎車油液位正常且在保質期內。如有異響或制動力減弱,及時檢修。
6.清理排水通道:
檢查天窗排水孔、車門排水孔、前擋風玻璃下的排水槽是否暢通。堵塞會導致雨水倒灌進車內,甚至損壞電子設備。可以倒點水測試一下。
7.規劃行程:
出發前查看天氣預報和實時路況信息(導航APP),了解是否有暴雨、積水、塌方或交通管制。盡量避開積水嚴重路段和交通高峰。預留更多時間,避免因趕路而急躁駕駛。
二、行車中的安全駕駛技巧
1.降低車速,保持車距:
這是最重要的原則! 濕滑路面輪胎附著力下降,剎車距離可能是干燥路面的2倍甚至更長。務必顯著降低車速。
大幅增加與前車的跟車距離。 至少保持平時干燥路面2倍以上的安全距離,給自己留出充足的反應和制動空間。
2.正確使用燈光:
小雨或陰天: 開啟近光燈。
中雨、大雨或能見度較差時:*務必開啟近光燈和前霧燈。 霧燈在雨霧中的穿透力更強。
暴雨、大霧等極端惡劣能見度時: 在開啟近光燈和霧燈的同時,可以開啟后霧燈(非常刺眼,僅在能見度極低時使用,以免影響后車)。
切勿濫用遠光燈! 雨霧天氣下,遠光燈會在水滴中發生強烈散射,形成一片白茫茫的光幕,反而嚴重降低能見度,對前車和對向車輛造成眩目,極其危險。
3.集中注意力,謹慎駕駛:
雙手握穩方向盤,避免急打方向、急加速、急剎車等激烈操作,防止車輛側滑失控。
時刻關注前方及兩側路況,提前預判。特別注意行人、自行車和摩托車,他們在雨中更不易被察覺。
警惕路面變化:注意觀察前方是否有積水、坑洼、油污(下雨后路面反光異常處可能是有油污)、散落物等。盡量避開未知深度的積水區。
4.防止車窗起霧:
開啟空調(A/C)并調至吹前擋風玻璃模式(扇形圖標),使用外循環效果更佳。這是最快最有效的除霧方法。
如果霧氣不大,可以稍微打開車窗通風。
提前在車窗內側涂抹防霧劑也有一定效果。
5.安全通過積水路段:
“一看二慢三通過”:
看: 觀察前車通過的軌跡和狀態,判斷水深。觀察路邊參照物(如路基、樹木、臺階)判斷水深。如果水位接近車輪一半高度或超過排氣管高度,強烈建議不要冒險通過! 對于轎車尤其危險。
慢:*必須低速(10km/h以下勻速)通過! 速度快會推起水浪,容易導致發動機進水(水通過進氣口吸入)和車內進水。手動擋車輛可掛入低擋位(1擋或2擋)。
通過: 選擇安全路線,盡量沿著前車軌跡行駛。避免中途停車、換擋或急轉彎。保持油門穩定。
如果不慎在深水中熄火:
絕對不要嘗試再次啟動發動機! 二次啟動幾乎必然導致發動機嚴重損壞(發動機進水后壓縮的是水,會造成連桿彎曲甚至斷裂),且保險公司通常對此免責。
立即關閉所有電器設備。
盡快安全撤離到高處,并聯系救援。
6.應對“水漂”現象:
當車輛高速駛過積水層時,輪胎可能失去與路面的直接接觸,而是在水面上滑行,完全失去抓地力,方向盤和剎車會瞬間失靈。
預防: 降低車速是唯一有效的預防措施!避免急加速和急剎車。
發生時:
保持冷靜! 緊握方向盤,保持車輛行駛方向。
松開油門踏板!*不要急踩剎車! 讓車輛自然減速,等待輪胎重新接觸地面恢復抓地力。
感覺輪胎重新抓地后,再輕柔地修正方向或輕踩剎車。
7.注意橫風:
梅雨季節常伴隨強風,尤其是在橋梁、隧道口、空曠地帶。
握緊方向盤,適當降低車速,注意車輛可能發生的偏移。
8.避免長時間使用內循環:
雖然內循環除霧快,但長時間使用會導致車內二氧化碳濃度升高,容易犯困。在保證不起霧的前提下,適時切換到外循環或開窗通風。
三、停車注意事項
1.選擇安全地點停車:
避免在低洼地帶、排水不暢處、易積水路段、大樹下(雷擊、樹枝斷裂風險)、廣告牌下、不穩固的山體或邊坡旁停車。
盡量選擇地勢較高、排水良好的停車場或車庫。
2.避免涉水停車:
不要在積水中停車,以免水浸損壞車輛。
3.使用駐車制動(手剎):
在潮濕環境中,普通手剎拉線可能生銹粘連。在平坦路面停車時,可掛入P擋(自動擋)或掛入擋位(手動擋)后,輕輕拉上手剎或不拉(確保安全前提下)。在坡道停車則必須拉緊手剎并掛擋。
四、特殊情況處理
* 遭遇暴雨: 如果雨勢過大,能見度極低(低于50米),最安全的做法是盡快將車停到安全地帶(如服務區、停車場或地勢高的路邊開闊處,開啟雙閃燈)等待雨勢減小。不要勉強行駛。
* 車輛故障或事故:
盡量將車移到應急車道或安全地帶。
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(雙閃)。
在車后方足夠遠(雨霧天氣更需加大距離)的位置放置三角警示牌。
車上人員迅速撤離到護欄外等安全地帶,撥打救援電話報警。
* 雷暴天氣: 在車內通常是安全的(車身相當于法拉第籠),但應關閉車窗和收音機、GPS等電子設備,避免觸摸車內金屬部件。不要停在樹下或空曠高地。
總結關鍵點:慢!慢!慢! 保持視野清晰、增大跟車距離、正確使用燈光、絕不冒險涉深水。安全第一,謹慎駕駛!希望這些建議能讓你在梅雨季的行車路上更加安心。
|